今天又有捐助人收到贫困生来信,信中暗示要钱买自行车,捐助人感到很生气,甚至想放弃捐助,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如何回信?要不要停止捐助?
不断有捐助人问如何处理类似问题。这可能就是城乡差异,思维模式和文化观的不同,双方需要多沟通,相互增强了解。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篇流传很广泛的帖子《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文章开头这么写到:“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个题目看起来也许有些荒诞,可这却是实事。我的上海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来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Starbucks一起喝咖啡吗?不会,肯定不会。” 文中的作者是农村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昼夜苦读,最后考上大学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她发现与同学们相比真是土得掉渣。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不知道什么是Walkman,没摸过计算机,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不知道足球中香蕉球是什么意思。又经过几年城市熏陶,一直到硕士毕业,付出比城市孩子更多的辛苦,最后成为这座城市的高薪一族,才可以体面地和其他白领一起喝咖啡。
农村的孩子很不容易,熬了18年,想法和价值观才勉强接近城市的白领人士。而我们捐助的贫困生们,现在还在山区读小学、初中,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睡的是稻草,家里有病人(农村医疗很是薄弱,大多贫困生家庭父母才40来岁,都有不少疾病),他们的思维和领悟能力以及对事物判断能力及标准,哪里能和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捐助人相同。
在耗子眼里,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猫更可怕的动物了,而在人类眼里,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该是狮子老虎了吧,判断标准不一样,想法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贫困生暗示或明示或直接想捐助人要钱的事情,这或许也是正常的事,尽管山区人淳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城市捐助人在捐助内容及方式上存在判断标准差异的不理解。他们不会按照城市人的思想方式去想问题,所受教育程度不一样,他们还小,不懂事,想得到多点捐助却不知道用什么途径,家里的每分钱都渗透着父母浑浊的汗水,他们在电视里看到的城市佳肴也许是一辈子可望不可及的美丽的梦,人,生而平等,对他们而言,或许只存在于生与死这两个瞬间。他们凭借对城市的自我理解,对捐助人的自我理解,寄出了很可能是人生的第一封信,多数是求助信。
如果您去过山区考察调查过,就会发现,你去那里的包车费,有些山村司机收得比当地人坐车还贵,尽管山村司机知道你是助学的人,是帮他们村里孩子读书的人,但还是会想在你身上多挣点钱的,因为你是从城市里去的人,在他眼里,你比当地人有钱。这不是那司机个人的错,这是贫穷落后知识贫乏和城市人对于来钱渠道的理解差异。这种差异的填补也许真的需要那人再苦读18年的书?
陈永贵在农村时,对城里人的八小时工作制度十分看不惯,他说,我们农民每天辛苦下地干活,晚上披星戴月浇地种田,不分昼夜,而城市人怎么那么舒服,一天就干八小时?这不公平!后来陈永贵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才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一直看不惯的八小时工作制还是世界工人们用无数鲜血争取来的呢。
对于城乡的差异,副总理尚存有如此的理解,何况那些贫困山区的蒙蒙学童? 蝴蝶飞不过大海,怎能忍心去责怪? |